2025年山东省逻辑学会学术年会在我校隆重召开

浏览次数:

18

发布时间:

2025-09-29

9月26日至28日,一场聚焦逻辑学前沿与跨文明对话的学术盛会——“不同文明视域下的逻辑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逻辑学会2025学术年会在我校成功举办。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刘宝民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科研处、研究生处负责人分别参加和主持了开幕式。

刘宝民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齐聚我校的海内外逻辑学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随后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与近年来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强调,我校二十年来始终专注于航空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已成长为支撑国家航空事业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特别指出,学校正积极把握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机遇,着力构建和发展低空经济与低空科技学科专业群,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在谈到逻辑学的重要性时,深刻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刻改变世界、重塑产业格局的今天,逻辑学作为人工智能不可或缺的底层架构和“元语言”,其地位愈发凸显,已成为数字文明时代技术持续跃迁的深层驱动力。他殷切期望,各位专家学者在本次会议上分享的深邃思想与前沿研究成果,能够为我校逻辑学的教学改革与学术研究注入新的、强劲的发展动力,助力我校培养出更多既具备全球视野、批判思维、严谨逻辑能力,又富有创新精神,能够从容驾驭未来复杂挑战的高素质卓越人才。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原院长、山东省哲学学会会长、山东省逻辑学会会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森林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中,首先对全体与会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系统回顾了山东省逻辑学会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与所取得的学术成就。重点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不同文明视域下的逻辑学研究”,进行了深刻阐释。他指出,这一主题对于拓展逻辑学研究的理论视野、促进不同文明间的逻辑智慧互鉴具有至关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他号召学会全体会员珍惜此次精心策划的学术交流平台,在接下来的会议中积极深化交流研讨,充分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共同为推动中国逻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学术研讨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分为大会报告与一般报告两个类别,共计安排了26场精彩报告,会场设置主会场一个、分会场两个。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杨武金教授、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郭桥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王文方教授以及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习胜教授等国内逻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作大会主题报告,他们的报告高屋建瓴,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在随后的学术交流中,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古代论辩思想研究”“因明学的现代价值”“现代逻辑的新进展”“哲学逻辑的分支探索”“中外逻辑史比较研究”以及“新时代逻辑学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多个重要议题,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独到的研究思路与深刻的学术见解,共同探讨了当前逻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学术氛围浓厚,思想碰撞激烈。

本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由山东省逻辑学会主办,我校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院(孙子研究院)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联合承办,并得到了《南开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部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以及荷兰自由大学等海外学府,还有宁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山东警察学院、山东政法学院、泰山学院等省内外15所高等院校的80余位逻辑学专家学者、青年才俊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襄此次学术盛举。

为进一步拓展会议的学术辐射效应,助力我校人文社科科研能力提升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在学术研讨会期间,我校特别策划并组织了两场高水平的学术指导报告会。特邀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原院长、山东省哲学学会会长、山东省逻辑学会会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森林先生为全校人文社科类学院的相关教师及研究生作了关于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申报的专题指导报告;同时,特邀南开大学期刊管理中心、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张栋豪编审作了关于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与发表策略的专题指导报告。全校人文社科类各学院的相关教师以及全体2025级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近150人参加了这两场学术指导报告会,反响热烈,受益匪浅。

        此次“不同文明视域下的逻辑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逻辑学会2025学术年会在我校的成功召开,不仅为国内外逻辑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逻辑学领域的前沿思想碰撞与成果共享,也极大地提升了我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特别是逻辑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对我校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均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