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简介

浏览次数:

425

发布时间:

2015-11-20

   

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为2000年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2013年升格为正处级校直科研机构。200611月,山东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规划办批准设立“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基地”,20097月设立“山东省安全文化研究基地”;2011年,山东省文化厅批准“黄河三角洲文化学”为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20139月,研究所主持开展的“黄河三角洲文化创新工程”获首届山东省政府文化创新奖;202012月,“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普及教育基地”被山东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批准设为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并于20235月被评选为首届“滨州十佳社科普及教育基地”。20235月,黄河文化“两创”科研创新团队获批为首批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

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0人,校内专兼职研究人员2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3人。近年来,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17项,其中,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35项,开展服务社会智库项目26项;出版《黄河三角洲历代名人大观》《黄河三角洲古文化遗存研究》等黄河三角洲文化书库系列学术著作共36部;在《文史哲》《历史研究》《经济问题》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在《光明日报》开办“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专栏发表系列文章10篇,《滨州学院学报》长期开设“黄河三角洲研究”栏目。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13项,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奖2项,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3项,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以及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滨州市孙子文化奖等市厅级科研成果奖近百项。

当前,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正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3+1*N”的工作思路,争在前、干在先、做在实,在黄河三角洲文化、管理、社会等领域开展纵深研究,推进国际人文和学术交流,坚持“两个结合”,做好黄河文化“两创”,打造黄河三角洲研究新高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更新于2023916日)